首页>政务信息公开>规划计划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加快构建与新常态相适应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2015年海淀统计工作报告

2015-03-02   

 
同志们:
这次统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统计工作会议、北京市统计工作会议及区“两会”的各项工作要求,总结2014年海淀统计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部署2015年重点任务。下面,我代表海淀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海淀调查队、北京市海淀区经济社会调查队报告工作。
第一部分: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在市局、总队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淀统计局队坚持以全面改革创新为引领,紧扣统计系统工作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两大主题”,紧紧围绕上级机关、同级部门、基层站所、调查对象和社会公众“五大服务对象”需求,大力实施“二、三、五、十”[1]路线图计划,统计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局队荣获“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区委区政府绩效管理先进单位”、“优秀领导班子”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突出统计特色,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在市、区督导组的悉心指导下,局党组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真学真查真改。班子带头记笔记、写体会,集中学习达21次,普遍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警醒和精神洗礼。采取面对面谈话、深入基层调研、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广泛地听取意见。主要领导与群众面对面谈心达134人次,收到各方意见建议49条, 局队领导班子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上动真格、开新风,使领导干部普遍经历了一次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洗礼。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上,注重将实践活动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打造服务型统计等重点任务相结合,推进制度“废、改、立”工作,完成12项立行立改措施,开展了“严明工作纪律、提高执行能力”等20项专项整治活动,党员干部组织纪律、工作纪律更加严明,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提高。多举措创新服务平台,改进统计方式,减轻企业负担,努力将“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中央第12巡回督导组于2014年两次深入局队进行督导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促进了整个活动高标准开展和高质量推进。
(二)加强统筹协调,经济普查任务圆满完成
在区委区政府和市经普办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普查办和各街镇的共同努力下,海淀区高效完成各阶段普查任务。经普工作得到了市区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经普主题宣传日,文杰局长和文锴区长更是亲临现场进行指导。首创了拥有20部电话、180条在线等待、总容量达200条的三经普热线,及时解答公众集中咨询。共普查登记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14.1万家,个体经营户5.3万户,实际登记率双双突破100%。在普查资料的开发应用上, 搭建了局所共享的数据开发平台,完成了主要指标数据的加工、普查公报的草拟和“短平快”分析,确定了“高精尖”经济结构研究等4项课题。组织召开了全区经普工作总结会,并对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在全市普查总结表彰中,我区万寿路街道、甘家口街道、紫竹院街道、学院路街道、中关村街道、海淀街道、清河街道、花园路街道、马连洼街道、上地街道、东升镇、温泉镇等12家单位被评为先进集体,各街、镇及相关单位共计107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三)着力固本强基,改革创新工作深入推进
积极探索推进统计进社区、入网格工作,甘家口街道统计所率先设立了社区统计委员会,从制度层面固化了社区的统计调查职能。完成了全区84个行政村的统计站挂牌,开展了农村统计信息平台的试点工作,为全市农村统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围绕“整合共享数据资源,提升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目标,启动了“智慧统计”信息化顶层设计。修订完善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制定《数据资源平台和数据挖掘系统策划方案》,研究构建数据挖掘平台,奠定数据资源对外合作与对内使用的管理基础。开展工业企业流程再造试点工作,把对企业的管理端口前移,注重规范企业日常基础工作。针对基层数据审核,由万寿路街道统计所牵头,创新设计数据审核程序,提高基层审核效率。注重提升执法效能,通过拍摄《情与法》微电影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为统计业务保驾护航。成立了人口动态监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了《人口动态监测台账实施细则》,全面启动了人口监测台账和3%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对外来人口管理平台进行抽样核实,对基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提出了改进意见,得到了区领导的高度重视。
(四)注重需求牵引,统计服务效能显著增强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就北京建设首善之区的5点要求以及市委郭金龙书记对海淀功能定位的重要指示精神,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着力加强信息服务和分析监测。结合人口调控、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文明城区创建等重点工作,撰写多篇分析报告,全年共对外编发统计专报233篇,19篇报告获区领导批示。继续做好“统计海报”手机彩信服务,以灵活简捷、可视化方式发送统计信息。积极借助外脑,组成了包括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等专家在内的智库团队,合力推动数据开发和课题研究。在全局上下开展全员调查研究,共设立调研课题28项,其中两项课题被确定为国家级、市级重点课题。在全市统计系统分析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篇,二等奖1篇;在全市统计科研成果评选中,荣获二等奖1篇、三等奖1篇;荣获区级调研工作先进单位,并获调研报告一等奖1篇。
(五)狠抓素质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
积极探索改革后人员两级管理新模式,建立完善9项人事管理制度,强化对局所人员的科学管理。全年共举办业务培训18场,任职培训、能力拓展培训等6场。邀请前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局长、北京大学知名教授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参加高校统计学术论坛,开展科级干部沟通协调能力专题培训。多方位、多层次的岗位培训,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注重多渠道培养,坚持给任务、压担子,有计划地将中青年干部放到基层一线、关键岗位、重要工作中担当重任。选派2名干部到基层社区实习锻炼,9名年轻干部在经济普查大型工作中得到了历练,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坚持“竞争择优、群众认可”两大原则,拿出20个副科级以上的竞聘岗位,大力度开展内部公开选拔。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机关氛围。组织开展“表率型党员”、“最美统计人”等评选及宣讲活动,举办庆祝建党93周年暨典型事迹主题报告会,积极参加市统计系统第六届文化艺术节,开展五四“青年汇”主题系列活动,丰富多彩的党工团活动,充分发挥了凝心聚力、传递和谐统计正能量的导向作用。
一年来,在市局、总队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在全区各街、镇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全区统计系统所有工作人员,特别是各街道统计所、各镇农村统计信息中心以及各社区(村)参与统计工作的同志们,不畏艰辛、攻坚克难,有力地推进了全区统计改革和发展,在此我代表海淀统计局队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第二部分:关于当前工作形势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党中央、国务院历史地、辩证地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指出,经过多年发展,海淀是较早进入发展速度换挡、创新驱动发展和结构深度调整的地区,可以说海淀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当前,全区统计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适应新常态下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必须认清形势、主动作为。
从机遇来看,主要面临“三大契机”一是统计监测分析有了更大空间。围绕海淀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新定位,需要有大量统计数据做支撑,客观准确反映海淀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有效监测科技创新、结构转型以及新业态、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成长壮大,进一步加强统计预警监测和评价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这是历史赋予统计部门的一次重要机遇。二是统计改革创新有了新的方向。当前全市统计系统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了更新统计观念、加强改革创新、服务首都转型发展的工作思路,并正在抓紧谋划“十三五”统计发展蓝图,提出了强化“大设计、大采集、大处理、大服务”的发展理念,这必将推动海淀统计工作新一轮的改革创新和自我完善。三是统计生产方式变革有了更强支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程度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在加快推进,以大数据为基础、利用云计算对统计生产流程进行整合再造,正从理论探索变为现实研究,统计生产方式变革的步伐在持续加快。
从挑战来看,主要面对“三大压力”:一是对统计调查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海淀不但面临非核心功能疏解、人口规模调控等亟待破解的老难题,同时还将面临经济下行、经济增速换档带来的不可预见的新问题和新风险。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解决、风险的化解和防范,都离不开“用数据说话”。另一方面,“入户难、配合程度低”、统计审核任务繁重等问题依然存在。统计部门能否适应新要求,提升调查能力,采集更加丰富全面、更加切合实际的统计数据,来有效支撑区域决策,将面临巨大压力。二是对统计服务能力提出了新课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对海淀工作新要求,需要精准定位、科学高效解决海淀发展中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快建立与发展相适应的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这就要求统计分析不能再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提供和信息服务,必须要有情况、有观点、有深度,切实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研判和可行性的对策办法。三是对统计管理体系提出了新任务。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统计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需要更加完善的区-街(镇)-社区(村)三级统计工作网络和更加顺畅的工作机制予以支撑。海淀虽已初步完成了统计所下沉的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但局、所两级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仍有待完善,社区一级仍缺乏专业化的统计调查力量,基层统计基础工作仍显薄弱。同时,海淀辖区内统计调查对象体量大,情况复杂多变,进一步增加了统计工作的难度和压力,推进统计改革任重而道远!
面对挑战与机遇,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海淀统计工作实际,更敏感、更主动、更快捷地去研究、适应和融入新形势新要求,努力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
一是要主动树立统计工作新坐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统计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认清当前、主动作为,建立和完善与海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能够更加真实反映速度变化、全面揭示结构优化、有效监测动力转换,导向明确、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体系,加快推进海淀统计能力和统计体系的现代化。
二是要积极开辟统计工作新路径。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大力推动业务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要继续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以技术手段提升工作效率;要加紧研究统计业务流程优化,探索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的新模式;要进一步探索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理顺局所职责分工,充分调动两级积极性;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及部门行政记录,在部分统计领域先行先试。
三是要努力激发统计工作新活力。全区统计系统必须要更新统计观念,摆脱传统定式,以更加前沿的统计现代化意识投身日常工作,提升自我能力;要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主动去探索新的思路方法,推动新的更大发展;要增强敬业精神,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有把冷板凳坐热的沉静;要树立优良作风,积极争创一流,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使海淀统计永葆生机和活力。
 
第三部分:2015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必须以新的作为主动适应、积极面对。2015年海淀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目标和需求导向,以“加快构建与新常态相适应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为目标,把握好提高统计调查能力和服务区域转型发展能力“两大主题”,紧紧围绕上级机关、同级部门、基层站所、调查对象和社会公众“五大服务对象”需求,全力抓好改革创新、人口统计、监测分析和基层基础四项重点工作,努力强化统计宣传、法制建设、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四项保障,不断提升统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一)以重点破解统计发展瓶颈为宗旨,持续深化统计改革
强化统计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2015年是“十三五”规划编制之年,结合国家及北京市政府统计系统未来五年统计改革发展的新思路,以及全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客观分析当前海淀统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编制《海淀区“十三五”时期统计发展规划》,为全区政府统计长远发展规划蓝图,并在健全统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统计生产方式以及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监测指标体系等重点领域,明确发展方向和路径。
落实国家及北京市改革任务。一是稳步推进国民经济核算及能源核算改革,认真测算核算改革对全区经济总量、结构以及能源消费总量、万元GDP能耗带来的影响,并做好历史数据的调整和衔接工作。二是扎实推进投资统计改革,实行固定资产投资新旧制度双轨运行,及时监测分析新旧制度的数据变化、差异及对全区投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确保为2016年新制度全面运行提供真实准确的基期数据。三是其他领域改革,包括做好中小微型企业统计监测、“农村一套表”、金融业新兴业态统计等制度方法改革;稳步推进月度劳动力调查制度改革,为全面反映就业失业现状、发布调查失业率奠定基础;做好新一轮生产投资和流通消费价格调查基期轮换和权数调整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确保新老口径数据衔接等。
推进统计生产方式自主改革:一是继续深化工业统计流程再造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完善企业约谈机制,强化对企业的日常管理,提升统计调查效率,并在改革试点逐步成熟的基础上积极在其他专业予以推广。二是创新统计调查组织方式,探索研究以服务外包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弥补政府统计调查能力的不足。三是加快推动统计数据采集业务创新,以信息化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加紧研究统计数据采集的集中化管理模式。
(二)以服务区域人口管理及规模调控为要务,全力抓好人口统计监测
按照全市人口规模调控体系建设要求,2015年是人口调控目标能否完成的最终考核年,统计系统将以服务区域人口调控为第一要务,全力抓好人口动态监测和抽样调查工作。
固化“四项”机制、注重突出实效,全力加强人口动态监测。一是强化人口动态监测台账制度,充分发挥人口动态监测专项工作组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联动作用,各成员单位做好对人口疏解等相关行政记录的整合上报,如实反映人口调控成效。二是强化人口变动情况会商制度,按季度召开人口会商会议,及时把握人口调控重点工作的落实和进展,分析研判调控工作形势,预警预测人口调控风险,查找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制度,按照人口动态监测方案的任务分解,加大对台账中各牵头单位的督查考核,对台账提供不及时、反映人口变化不客观的,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四是强化监测手段创新机制,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外来人口聚集的拟拆迁地区,研究利用手机移动终端数据,监测拆迁前后人口流动迁移情况,切实掌握拆迁腾退等疏解措施对人口调控的实际效果。
集中优势力量、强化组织协调,全力抓好人口抽样调查。一是进一步加强调查组织领导,建立由统计局队主要领导抓总体、主管领导抓具体、抽样调查办公室抓落实、相关职能部门重配合,各司其职、群策群力、协同作战的组织体系。二是进一步强化基层调查保障,增强统计部门与街镇、社区居(村)委会的沟通联系,在街镇一级探索建立由综治、民政、统计等多部门联动的调查机制,研究组建社区统计调查员队伍。三是进一步规范抽样调查流程,制定登记管理办法,严控“坐登”、照抄部门人口资料的违规调查行为;加强事后质量抽查,强化街镇、社区间复查互查机制,并将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质量严格纳入考核奖惩。
(三)以加快推进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为根本,大力提升统计分析监测水平
在分析研究的深入性上有所突破:一是全力做好三经普资料的深度开发利用工作。以经普数据库为基础,推动全区数据共享平台搭建,与街镇共享数据资源助力税源建设,研究构建具有海淀特色、满足区域需求、可视化展示传播普查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借助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力量,围绕科技创新功能定位、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深度开发挖掘普查成果资源。二是服务好全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分析评估“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就新的五年规划中需重点摸清的领域开展专项研究,为“十三五”规划编制提供数据参考。三是着力提升开展深度分析研究的能力,提高统计服务的主动性和前瞻性,确保选题要准、频度要高、分析要精、效果要好,为政府决策提供针对性强、参考价值高的咨询建议。
在监测评价的针对性上有所突破。一是准确把握海淀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规律,立足海淀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功能定位,研究构建具有海淀特色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围绕全市建立“五个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工作要求,发挥海淀优势,在“高精尖”经济结构和科技创新两大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与市局、总队上下联动,积极开展探索研究工作。三是围绕区域发展的中心任务,着重在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三大功能区以及“一城三街”等特色功能区、互联网金融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兴行业的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开展探索研究工作。
在数据服务的有效性上有所突破:一是贴近公众多元需求,严格统计数据和信息的发布制度,充分利用多种媒介拓展统计数据信息发布渠道,拓展“统计海报”手机报发布内容。二是立足可视化展示,丰富数据信息发布形式,加快构建文字、表格、图形等多样化统计产品体系,不断增强统计信息的可读性。三是以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关于加强和完善部门统计工作的意见》为契机,加强对部门统计业务的规范和管理,制订《海淀区部门统计制度》,完善部门间数据交换机制,拓展信息共享内容。
在社情民意调查的适用性上有所突破:一是加强涉及民生领域的专项调查,重点在人口无序增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治理领域,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为首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决策参考。二是加强对重点领域改革政策的满意度调查,包括近两年水价、公交票价等价格领域改革,均衡教育资源、就近入学等教育领域改革等,积极开展自主调查,及时了解民情民意、把握政策成效。三是创新社情民意调查方法,研究增设网络调查方式,实现电话调查与网络调查相结合,提高调查频率,增强调查能力。
(四)以全面提升统计调查能力为导向,着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
建立健全“三级”统计网络体系。按照全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进区-街(镇)-社区(村)三级统计管理体系建设。一是按照“重心下移、职能下沉、做强街镇、做实社区”的思路,重点在“有业务、有人员、有经费、有机制、有考核”的社区统计建设上实现突破;二是在当前农村统计三级网络体系基本建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镇农村统计信息中心的工作指导,继续深化村级统计站建设,规范村级统计站的后续管理,加强业务指导,切实提升村级统计站的整体工作水平。
深化街道统计所改革。一是进一步理顺局所两级业务管理及人员管理关系,着力协调解决好硬件设施配备及其他统计所人员关心的实际问题。二是继续完善统计所年定报考核方案,建立健全对统计所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建立一套权责明晰、各司其职、运转顺畅高效的局所工作机制。
着力提升基层统计能力。一是努力提高基层统计所的调查能力,加大对统计所的业务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座谈和交流,进一步加强对统计所数据管理及使用、统计分析写作的指导,切实提升基层站所服务属地发展的能力。二是努力提升对统计调查对象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继续做优做精网上布置系统、完善手机记账系统,利用现代化手段改进工作方式,减轻调查对象负担;积极开展对企业的事先指导和实地调研,切实增强对调查对象的日常管理服务实效。
(五)以全面提升统计治理能力为目标,努力强化四项保障
努力扩大统计宣传影响力:一是按照“大宣传”工作理念,加强并整合信息员队伍,理顺宣传工作的体制机制。二是紧紧围绕业务工作加强对外宣传,在《海淀报》开辟《数说海淀》专栏,继续巩固与区内核心刊物的定期供稿机制,积极利用多种媒介,加大对统计工作及数据分析的宣传推广力度。三是紧紧围绕统计核心价值观加强内部宣传,大力弘扬以“八讲”、“四会”、“五要求”[2]为主要内涵的海淀统计主旋律,宣传表彰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全面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一是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的出台以及《北京市统计条例》的修订,组织开展大规模统计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二是认真贯彻执行《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信息公示暂行办法》,建立失信企业公示制度。三是积极推进统计诚信单位评选工作,制定诚信单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诚信单位评选及奖励的长效机制。四是加大局所两级执法力度,强化联合执法,提升属地执法能力;切实增强统计执法与企业日常管理的协同性,提升执法效能;继续强化执法监督,适时推动统计执法信息向社会公开,不断提升“依法治统”的水平。
全力推动统计信息化建设:一是按照局队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加紧制定信息资源在物理层、数据层、应用层和展示层多层次融合的具体方案。二是重点抓好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平台、统计执法综合信息系统两个在建项目的推进工作,重点推动“信息资源目录和基础数据库建设”、“通用四位一体数据调查平台”两个智慧海淀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三是按照“统一管理、集中存储、使用共享”原则,开展专业综合数据及基层数据规范整合工作,围绕内部增效和对外服务两大主题,加快建成“数据综合管理及应用平台”,实现数据的多维查询和可视化应用。四是加强对大数据在统计领域应用的研究,调研对接百度公司,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数据编制核心区中小微企业景气指数。
着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以落实党组主体责任、纪检组监督责任为龙头,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进一步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二是以党工团为载体,深入开展体现统计特色的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开展争做“三好统计人”[3]等创先争优活动,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破解业务难题、激发队伍活力、增强战斗力和向心力的有效武器。三是制定针对机关各科室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着力规范机关内部管理,继续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提高干部执行力,建立机关工作高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四是分批次、分类别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专业技能。五是加快实施干部的轮岗交流和多岗位锻炼,有效激励干部队伍健康发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进一步拓宽渠道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和选拔干部。六是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最大限度凝聚统计正能量,积极打造“风清气正”的机关主体文化。
同志们!2015年统计工作将面临新的改革任务,肩负更加重大的责任。我们将在市局、总队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各街镇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坚定信念、求实创新、攻坚克难,奋力开创海淀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紧扣统计系统工作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两大主题”,加快推进2013年打基础、2014年见成效、2015年上台阶“三步走战略”,紧紧围绕上级机关、同级部门、基层站所、调查对象和社会公众“五大服务对象”需求,全面实施改革领航、四风整肃、服务拓维等“十大工程”。
[2]“八讲”讲政治、讲纪律、讲务实、讲创新、讲效率、讲责任、讲奉献、讲追求;“四会”会说、会写、会干、会思考;“五要求”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作风正、效率高。
[3]增强社会公德,争当社会“好公民”;强化职业道德,争当统计“好干部”;树立家庭美德,争当家庭“好成员”。
 
 


 
 
 
 
 
 

友情链接